創業甘苦談
論創業起手式

論創業起手式

商業場合跑久了,遇見過各式各樣的人。以軟體創業來說,大概分為以下幾種:苦幹實幹型、商業模式型、空手套白狼型。

苦幹實幹型

這類通常為技術背景出身,有著理工的專業知識,但相對較缺乏商場談判或溝通的經驗,通常可能在沒有進行市場考察下一意孤行認為自己的點子或產品有市場而孤注一擲,容易落入做好產品後,卻找不到市場或者資金進入,也可能不諳行銷而導致後繼無力。

自己的觀察是,技術背景出身的朋友,應該多朝市場驗證或商業模式調整,因本身已經非常了解技術運作原理,可以適當的將開發工作託付給團隊其他技術人員,而自己應該補強技術背景者相對薄弱的一面,如業務或者行銷等,以提升參加各式各樣的商業聚會或者研討會,可以有效地為公司或團隊找來更多的資源。

商業模式型

這類人可能為商學或文科背景,本身對於創業有一定想法,且琢磨出一套可行的商業模式,可是因為工作環境關係而沒有認識理工科朋友,所以通常可能陷入空有一個好點子,但卻遲遲無法開始的窘境。也很常在商業場合看到這類朋友,可能會以高超的簡報能力及完善的商業點子取勝,但缺點是通常背後都是採用外包方案,或者根本還沒開始做,便開始進入所謂的「創業」階段,常見的外包後果可能是以累積超多技術債轉嫁給另一個外包團隊,所以沒有一個團隊認真掌握核心架構。或者找到資金進來之後,才開始急急忙忙尋找技術人員,最後可能無法情投意合,以悲劇收場。

可能需要透過長期認識可信賴的技術圈朋友,藉此培養一起創業的夥伴。

空手套白狼型

商場上蠻容易看到這類人,打著資源整合、人脈廣闊名號,表示可以結合你的技術、商模,搭配我認識的金主或者什麼資源,來推動合作進展,中間實則抽潤或各種卡油,以圖利壯大自己,這類人統稱為「中人」,中人很像是童話故事內「煮石頭湯」內的主角,本身可能沒有什麼資源,碰巧認識了某位技術、商學背景朋友或碰巧知道什麼資源,利用資訊落差的優勢,到處打著我已經有了A資源,你B資源要不要也進來呢?然後可能是得到口頭上允諾或是MOU,便繼續兜售我有AB資源,你要不要進來呢的把戲。

這類人當然有著高超的業務能力,能被他們簽下的合作當然也是他們憑著自己的口才獲得,也沒有什麼好葡萄酸。但就是這類人往往最會浪費彼此時間。因為他們希望生意會成,他們才會有所利潤,所以通常會開出過高的期望,對於初入商場的小白來說,很容易就被這樣的人吸引,最後就是弄得一身灰才明白這類人往往只有一張嘴,且名聲也經不起考驗。

最後的最後,創業者們應該都要秉持著自己要有一番作為或成績,才會是小數點左邊第一位的那個“1”,其他人脈資源都是小數點右邊的數字,如果你本身事業沒有進展,是零,那麼你認識再多的人脈、擁有再多的資源,最終都不過是0.1罷了。

參考: 【轉載】作為創業者,最怕的就是有人要找你“聊聊”

 

Digiprove sealCopyright secured by Digiprove © 2019

發表迴響